2013年-電子商務的定義

電子商務(EC:Electronic Commerce)顧名思義,就是網際網路(Internet)加上商務(Commerce)。把傳統的商業活動(Commerce)搬到新興的網際網路上來進行,泛指經由電子化形式所進行的商業交易活動。

以電子商務發展的歷程來看, 初期由於網路及技術發展還不算成熟,能提供的服務也有限,將線下的商業買賣活動簡化搬至線上做交易就可稱為電子商務,例如圖書、電子周邊商品…等,直接把線下的所有商品列表做成型錄,一模一樣搬至網路上做成一個網站,這時可稱為EC1.0時代,消費者已確認自己需要什麼才上網去選購。也因此這時候的電子商務型態較偏重網站為中心,而非用戶導向。

隨著Web2.0的興起與繁盛,電子商務也轉換至EC2.0。而EC2.0簡要來說,則是將EC1.0以「以網站為中心」轉變成「以使用者為中心」。此時網路技術及相關服務開始發展迅速,業者提供的資訊並不是唯一,反而轉為網友或部落客以討論方式提供,也因此社群網路(如部落格)在EC2.0中扮演很重要的一環。此時期強調的是資源有效整合、更加注重用戶體驗、提供用戶更專業及更精細的服務。因此,此時的電子商務是使用有線網路科技,從事商務交易,提供消費者更多價值服務。

時至今日科技進步,網際網路基礎建設也愈發成熟,除了有線網路以外,無線網路及行動網路的建設,也讓使用者得以使用行動設備做線上交易,不僅僅只有交易,還有服務提供,讓電子商務的範圍越擴越大,邁入而EC3.0。

EC3.0除了延續EC2.0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理念外,更加強調的是行動「線上到線下」(O2O, Online to Offline)的連結性,甚至反向的O2O(Offline to Online)也受到重視。也由於行動裝置(如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)的普及,無線技術迅速發展,適地性服務(LBS, Location-Based Service)也愈發重要,再有效整合Social及Mobile,實現線下與線上(Offline to Online)的即時互通,達成社會化、本地化、移動化,也就是所謂的SoLoMo模式。因此虛實整合及跨界應用在此時為重要的發展方向。

根據維基百科(Wikipedia)上對電子商務的定義為:「電子商務是指在網際網路(Internet)、企業企業網路(Intranet)和增值網(VAN,Value Added Network)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活動,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、網路化。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貨幣交換、供應鏈管理、電子交易市場、網路行銷、線上事務處理、電子資料交換(EDI)、存貨管理和自動資料收集系統。在此過程中,利用到的資訊科技包括:網際網路、外聯網、電子郵件、資料庫、電子目錄和行動電話。」

中國的百度百科(Baidu)上也對電子商務有所定義:「聯合國國際貿易程式簡化工作組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是:採用電子形式開展商務活動,它包括在供應商、客戶、政府及其他參與方之間通過任何電子工具。如EDI、Web技術、電子郵件等共用非結構化商務資訊,並管理和完成在商務活動、管理活動和消費活動中的各種交易。電子商務是利用電腦技術、網路技術和遠端通訊技術,實現電子化、數位化和網路化,商務化的整個商務過程。以商務活動為主體,以電腦網路為基礎,以電子化方式為手段,在法律許可範圍內所進行的商務活動交易過程。電子商務是運用數位資訊技術,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持續優化的過程。」

因此,本年鑑將電子商務定義為運用先進資訊科技,同時藉由組織作業的流程改造,來達到減低組織營運的成本開支,提升作業效率,增加客戶滿意度之商業活動。廣義而言,舉凡交易雙方均以電腦(Computer)以及手機、電子紙、平板電腦等新興的手持式電子產品(Handhold Device),透過網路(有線、無線或行動網路)進行交易活動或相關服務活動都可稱之為「電子商務」。如商業EDI (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)、金融EDI、網路銀行、網路下單、電子購物、電子訂貨、行動支付等等都涵蓋在電子商務之範疇。

2013年-全球電子商務整備度概述

(一) 2013年世界經濟論壇網路整備度評比


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, WEF)自2001年起每年出版全球資訊技術報告(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, GITR ),評比世界的資通訊發展現況,並公布網路整備度(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, NRI)評比結果。今年的GITR 2013於2013年4月10日發佈。本年度報告主題為Growth and Jobs in a Hyperconnected World「超聯結世界的成長與工作創出」,延續去年「超聯結」主題,以探討後續影響。本年度指標架構為,4大成分指標、10大分項(如圖1所示)。細項指標有小幅度修改,較去年增加1個為54個,評比國家數為144國。

圖1 世界經濟論壇網路整備度評比架構
資料來源:WEF, GITR 2013 資料整理:資策會FIND(2013/8)

2013年-華文電子商務市場發展概況

(一) 中國大陸


中國大陸網路服務由於政府有計畫地視為基礎建設而快速普及,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調查,中國大陸寬頻固網滲透率已於2012年達到12.9%。除了固網之外,近年中國大陸在3G與Wi-Fi等行動通訊服務在覆蓋範圍與通訊品質上皆不斷改善,加上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行動通訊產品價格日益低廉,購買門檻降低使大多民眾得以負擔,行動上網近年成為網際網路普及率的最大成長動力。

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13年7月下旬公布資料顯示,2013上半年所有網路使用者中,已有78.5%使用者透過行動電話上網,超越使用桌上型電腦上網的69.5%(2012年底為70.6%)與使用筆記型電腦上網的46.9%(2012年底為45.9%),顯示行動上網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民眾存取網路資訊的主流方式。

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所調查2013年中國大陸網路使用者上網目的,調查結果顯示,在5.91億的上網人口中,高達84.2%的使用者表示最主要的上網目的是使用即時通訊。與2012年底相較之下增加2,931萬人,人數成長居所有應用之冠。

從2012至2013年內成長最快速的前四名應用則依序是團購(21.2%)、旅遊預約(18.7%)、網路購物(11.9%)與網路付款(10.8%)等四項,皆有一成以上的增加率。這四項應用最大的共通特點,就是都屬於電子商務的應用範疇,其中人數最多、增加也最快的類別是網路購物,在2013上半年成長了2,889萬人,達到2億7,091萬使用者。

而網路購物帶動的網路付款應用亦因此達到2億4,438萬使用者,在2013上半年成長了2,373萬人,是成長人數次高的類型,顯見中國大陸的使用者對於電子商務的接受度增加快速。網路購物使用者近五年的成長趨勢,由於網路使用者規模與其中使用網路購物的比例都有成長,整體網路購物的消費者人數成長極快,2008年至201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到34.5%。